7月20日,东方企业创新发展中心联合源方(上海)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星河云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文化大数据有限责任公司,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楼组织召开了“多源数据资源与多模态数据融合要素标准化关键集成设施与数据链集成芯片”课题方案评审会。来自公安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民日报社等国家部委及清华大学、国家信息中心、中科院自动化所等科研院所、东方企业创新发展中心数据要素发展部、北京理工大学、航天科工集团等科研院所的权威专家组成评审组,对课题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技术路线完整、标准体系前瞻,为数据要素的可信流通、数实融合及资产化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突破数据要素资产化关键技术
该课题首创"设备-芯片-数据-权益"四维融合架构,通过自主研发的数据链集成芯片实现数据要素全链路价值释放,为构建全国统一数据要素大市场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芯片硬科技破解行业痛点
课题团队突破性将高价值数据模型、可确权数据资产及其经营权属性烧录至芯片,形成"数据即硬件、硬件即权益"的闭环体系。这一创新不仅解决了数据流通中的权属认证与可信性问题,更通过物理级芯片载体,使数据资产成为适合金融标的物,为数据资产入表、跨境流通等深水区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撑。评审专家组指出,该技术路线完整解决了跨域数据互操作的"卡脖子"难题,在数据要素从资源化向资产化转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六大领域验证商业化价值
目前成果已在园区数字化转型、城市数字金融等六大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园区数字化转型:通过产业图谱与企业画像系统,实现招商匹配精准度提升40%,运营效率提高35%
城市数字金融:芯片集成的数据资产模块为中小企业提供新型融资标的,某试点城市已帮助轻资产企业获得超3亿元授信
乡村振兴服务:时空溯源芯片带动区域农产品销售额提升23%,溢价空间达15%
水域经济开发:生态数据与商业数据双轨融合,某滨水项目实现环境治理成本下降20%,同时旅游收入增长45%
截至评审日,团队已开发30余个应用场景,在数据交易所挂牌130项数据产品,试点项目累计金额突破12亿元,验证了"技术-金融-产业"闭环模式的可行性。
重塑数字经济新生态
该突破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多维赋能:
技术革新:建立多模态时空数据融合国家标准雏形
金融创新:首创数据资产权属固化的物理凭证体系
产业升级:在长三角某智能制造园区,通过芯片赋能使设备利用率提升28%
专家组认为,这种"中国方案"为全球数据治理规则制定提供了重要实践参考。随着数据资产入表等深水区改革的推进,该技术有望在跨境贸易、供应链金融等领域,进一步释放数据作为新型生产力的变革性价值。预计未来三年可带动千亿级规模的数据要素市场发展。课题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关键技术上已取得国际领先优势,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最后,专家组一致同意本课题方案通过评审,并建议课题组按照各位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